2001 年《孽子》這部戲,讓 21 歲的楊祐寧開始走入觀眾的眼裡,到了 2004 年夏天《十七歲的天空》,他晉升成千禧年的國民男神,適逢偶像劇爆發的年代,楊祐寧演繹了一個又一個不同角色,知名度也迅速蔓延到兩岸三地。一路就這樣穩扎穩打,直到 2021 年 Netflix《華燈初上》的熱播,楊祐寧靠著精湛演技與鮮明的性格雕塑,一夕之間人氣瞬間再暴漲。走下銀光幕,回到私人世界中,他與妻子的相處甜蜜而自然,特別是兩人在 YouTube 《What a Life》的 Vlog 中,一集集沒有彩排的實境秀,讓我們看到楊祐寧很實在的一面。
成為演員
「《孽子》導演(曹瑞原)當時找了一個表演老師幫我們訓練,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到表演課程,這讓我對表演開始感到興趣。」帶著出色的高挑身材,與陽光十足的面孔,楊祐寧最早以模特兒身份展露頭角,2001 年以電視劇《百分百女孩》正式走進螢光幕,開啟了他演員的第一扇大門,「演員、表演這件事,真是跟著人的一生在變化,好像沒有到盡頭的那一天, 我現在 40 歲,接下來等我 50 歲、60 歲甚至 70 歲,我還演得動的話,那個狀態會繼續變化,如果問我這二十年有什麼變化,我不敢說有什麼進步,但應該是變得更從容。」
熱情
演了 20 年以上的戲,楊祐寧人生的大半時間都奉獻給了角色,現在平均保持一年至少推出兩到三部的作品,對於表演,他始終保持熱情,「職業倦怠這件事還真的沒有發生過,我覺得演員這工作就是不斷嘗試新的東西,可能也因為這樣,所以我蠻喜歡的。」2004 年憑藉電影《十七歲的天空》,楊祐寧拿下第 41 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,得獎點燃了他演戲的熱情,也提醒他不要忘了作為演員的初衷,「有得獎當然很好,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受到肯定,但相對於拿獎,現在的我更希望作品與觀眾有產生共鳴或溝通,這樣才不會有得失心。」
新生活
「我是一個很需要回家的人,如果今天在台北拍戲,我就會比較輕鬆一點,但假如去離家較遠的地方工作,我的心理狀態就會覺得比較辛苦。」2020 年一場浪漫的婚禮,為楊祐寧迎來嶄新的人生階段,之後兩個小孩的到來,更豐富了他的世界,「關於家庭與工作上的平衡,我跟 Melinda 一直在學習,去年上半年很多時候我都在拍戲,那她就會花很多心力在家庭上,到了下半年開始殺青後了,Melinda 剛好也準備要待產了,我就會稍微暫停一下腳步,把更多心力放在家庭上。」
互補關係
另一半 Melinda 的出現,讓楊祐寧的人生多了一面映照自身的鏡子,雙方總能在個性的磨合間看見彼此的不足,「我確實不是一個善於溝通的人,工作上我會知道要怎麼樣處理事情,但回到家裡,很多時候會覺得『事情就這樣啊!你叫我做我就做,有什麼好溝通?』比較直男思想。」
藏在星盤裡的處女個性,與楊祐寧陽光的外表其實大不相同,「外表看起來我好像是一個很大而化之的人,但其實我很容易拘泥在一 個點上,Melinda 善於規劃,面對很多事情她也比較放鬆;溝通上,我是很怕吵架的人,一有爭執以前我就會閃躲,但 Melinda 的做法就是會希望把事情講開,一開始我也會有點不習慣,但後來這麼做,雙方會更知道彼此的感覺是什麼。」兩人性格的相互互補與加乘,正在為彼此的生命構築一張接近理想的藍圖。
製造浪漫
「我覺得夫妻相處不能太制式,偶爾還是要有一點驚喜或是儀 式感,生活中很多面向,我都是從 Melinda 身上學到的,不然我自己的生活很容易就進入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模式。」問他夫妻間相處要怎麼保持熱度,楊祐寧與一同受訪的 Melinda 相視而笑,剛鐵直男的個性,在妻子水瓶座的浪漫個性影響下,慢慢懂得在生活中製造驚喜,「我蠻享受 40 歲以後的自己,現在的心境變得比較從容、自在,我常會說自己很賢慧,因為 Melinda 正在事業版圖擴張的階段,反觀我自己,當工 作有空檔時,我會把家照顧的很好,也把自己照顧的很好,讓她不用太擔心,不工作的時候,我就會非常投入在生活,而這段時間的休息與準備會是我回去再回去當演員時所需的養份、能量。」
關於家
楊祐寧陪著父母將家裡開了好幾十年的餐廳一路壯大,他結婚時姊姊送上的祝福致詞,讓外界看得出楊家人的緊密關係,「家庭給我的影響很大,小時候我父母其實很忙,很常在外面工作,但當時我依然覺得我們家充滿愛。」與家人的凝聚力,成為楊祐寧與 Melinda 構築家庭關係的基礎,而作為虔誠的基督教徒,信仰教導的愛與包容,更深深影響他的家庭觀,「對於家庭或教養小孩上,我們兩人很有共識,雖然都各自有不同事業,但都不如家庭生活重要。」
「有了孩子後,『男孩』也會變成『男人』,你必須學會捨棄權利、興趣,甚至是你的個人時間,要全心全力地奉獻。」家裡的第二個新成員幾個月前才剛報到,對楊祐寧來說,從零開始的新生命,不只是他陪伴孩子一起成長,這份甜蜜的負荷,也持續教導他關於「爸爸」這堂課。
Source:《Bella儂儂》雜誌
評論 (0)